凤凰项目沙盘演练覆盖了业务场景中所有的关键角色,通过扮演沙盘中设定的角色,在真实再现的场景中让参与者们直观感受DevOps的文化精髓,加深跨部门协同工作的理解并建立全局视野。
沙盘共包含两类角色,分别是业务角色和IT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角色描述(ROLE DESCRIPTION)卡。其中,CEO / CIO 角色由教练担任。
需要参与者担任的角色如下:
业务角色:
Retail Operations(零售业务部门)
CFO
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部门)
IT角色(管理):
VP IT Operations(IT运维部门的VP。也正是书中临危受命、带领运维等团队实施凤凰项目的主角)
CISO(首席信息安全官)
IT角色(执行):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开发团队)
IT Test Team
IT Support
Technology Operations
Lead Engineer(首席工程师)
Change Management(变更管理)
每个角色,都会使用各自的铭牌,在沙盘演练的桌面上占有一席之地。
沙盘的业绩目标是提升并最大化项目价值(以美元为单位),示例可参看下图左上角。参与者通过完成各个需求卡来改变项目价值。下图右上角的公司股价与项目价值直接相关,具体的算法内置于沙盘专用的辅助工具软件中,参与者只能通过改变项目价值来影响股价。
沙盘中设定的需求类型主要两大类。一类是有收益金额的项目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增加项目价值进而提升股价。请参看下图左下角的Revenue;第二类,是“救火”任务,不及时处理,将会扣减项目收益。请参看下图左下角的Lost Revenue。参与者需要合理规划在哪一轮完成哪些需求,才能在有限的交付能力的条件限制下,创造最高的项目价值。
凤凰项目沙盘中的交付能力是指某角色在某一轮,可以高质量完成的任务总数量,以抽象的“点数”为单位,标识于该角色最大的那张WIP(Work in Progress在制品)卡的卡通人物旁。下图中,绿色的IT Support角色最大那张卡,卡通人物旁的数字是15,代表该角色本轮最多只能承担15个单位的工作量。而每项工作所需要消耗的工作量,从1~5不等,在任务卡的右侧,用5个空心圆圈中的黑点来标识,有几个黑点就需要消耗几个单位的工作量。下图中,标号为Action 7的任务“SOX-404 Audit”,就需要消耗1个单位的工作量。
通过角色间的培训可以影响交付能力。经过培训的角色,一旦自身有所空闲,就可以帮助其他角色承担工作。因此说,尽早培训也是有效提升产能的必要手段。
客户价值为中心。所有努力的方向、所有的具体工作,都是紧密围绕着创造最大的用户价值。每一轮演练的开始,业务角色都需要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清晰的向IT角色传达本轮(即实际项目中的本次迭代)的高优先级需求列表,并通过充分沟通,明确本轮准备要实施的工作及业绩目标。
持续改进(Kaizen改善)。每个新一轮的开始,都安排有充分的时间讨论改进的措施。好的做法可以长久保留下来,不好的做法最晚也可以在下一轮当中被舍弃。通过小步快跑,不断改进,每个沙盘演练小组或早或晚都能找到正确或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来提升项目价值。
One Piece Flow单件流。单件流作为LEAN
IT中的精髓,多年来已在生产及IT领域得到了无数成功案例的验证,一旦运用到了此沙盘,项目质量与效率立即就会有大幅飞升。单件流要求一次高质量完成一个需求,而不是盲目贪多慌乱的并行很多需求、忽略质量的把控。
可视化。Kanban看板作为可视化技术的代表,在第二轮演练之初,由教练推荐给参与的小组。Kanban技术引入后,项目的沟通会变得更加简单清晰,最新状态一目了然。教练并不会限定看板的格式或包含的内容,让参与者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设计的看板,实际使用的效果还是有不少差别的。
怎样理解DevOps?如何在按服务级别协议(SLA)中的要求与按计划交付IT项目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您的团队中创建更好的合作氛围和默契?如何展现业务部门在IT项目取得成功中所扮演的重要职责?您在凤凰项目沙盘中都能很好的找到答案。
本文中涉及的各产品、商标属原著作权作者、组织或公司所有。